首页 - 新闻通知 - 通知公告 - 正文

新闻通知

求是学部(国际工程师学院)召开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0-11-17

(通讯员 邵辰)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学习天津大学第四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部署,作为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建设平台,求是学部(国际工程师学院)于11月17日召开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并邀请来自研究生院、科研院、智算学部、自动化学院、微电子学院、精仪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建筑学院、建工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与会议,与会人员紧密围绕践行双一流建设,共建多学科交叉平台展开研讨,会议由求是学部书记单小麟主持。

主题报告阶段,单小麟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研讨背景,他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求是学部(国际工程师学院)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多学科交叉平台,与各共建学院已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基础,并将始终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研究生院学科办主任胡明列围绕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建设,介绍了学校学科交叉背景,分析国内外学科交叉案例,从总体工作思路、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以及生源配置、导师团遴选、等实施举措方面详细阐述学科交叉新模式。他强调,学校将持续加强学科顶层设计,打造天大特色交叉学科组织模式,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优质生源通过多学科、跨学科路径选拔,构建稳定的交叉学科导师团,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探索学科交叉发展的有效机制。

科研院副院长符银丹以“关键技术需突破依托科研任务学科交叉思考”为题,从学科交叉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作为出发,阐述了学校学科交叉的基础与挑战,强调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一,高校的学科交叉道路势在必行,为建设创新强国,需开放学科交叉领域,将学校科研实验室对标行业重点问题,以多学科交叉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引入优质企业资源,推动多学科交叉平台发展。

求是学部副主任关静围绕学部未来发展规划向与会人员进行介绍,并从专业重构、教学模式重构、学部本研贯通方案、专业贯通路径、课程和学位贯通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她表示,学部将以“共建、共享、开放、融合、共赢”的理念打造求是学部2.0计划,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平台功能,通过建完善的导师选聘机制,构建项目制课程体系,以多学科交叉工作委员会为质量保障,形成人才、学科、科研互动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并围绕多学科交叉的“投入与评价机制”、“本研贯通路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的“导师团聘任及管理机制”、“学位评定委员会建立及学位授予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共建平台发展献计献策。

建工学院副院长师燕超、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徐江涛提出,多学科交叉平台应以任务为导向,整合相关学院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鼓励年轻教师投身到学科交叉建设中。同时时刻关注社会需求,导师应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吸引优质生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平台,从而使学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反哺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建筑学院副院长张春彦、智算学部副主任喻梅表示,学科交叉平台建设要瞄准未来,突破学校界限与各相关高校、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充分融合各高校专业领域优势,结合国际工程师学院企业俱乐部融入企业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参与到企业项目全过程,使多学科交叉平台培养的优质人才能够快速投入到解决国家急需问题的工作中。

自动化学院王超副院长,材料学院副院长耿延候指出,求是学部(国际工程师学院)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成果的引领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多学科交叉导师团可通过科研项目为依托吸引生源,做好入口引流,同时按照学部培养目标设立多学科交叉工作委员会,做好出口把关;多学科交叉平台要凝聚学校志同道合的学院和导师力量,针对不同方向开设2-3门交叉学科课程,切实做到共建课程精益求精

精仪学院副院长田震分享了其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业课程管理中的重要经验,并从将其他学院必修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跨学院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托学科交叉平台进行导师互聘以及导师长周期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议。化工学院院长助理刘国柱建议学部开展多学科交叉论坛,通过论坛形成多方合力营造校级多学科交叉氛围,以求是学部多学科交叉平台作为多学科交叉土壤,培育优质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人才,为高校整体多学科交叉工作突破聚力赋能。

本次专题研讨会旨在打破学科界限,为学校提供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平台,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共商多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学部将不断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为国家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与各共建学院共谱学科交叉建设新乐章